打趣年輕人,保溫杯加枸杞一定是不可缺少的一環。
隻是事實告訴我們,養生正成為90後們討論最熱門的話題。
95後女孩君君,去年剛畢業。
沒有蹦迪不愛K歌,君君早早地開始了養生之路。
?wx_fmt=jpeg (61.58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95後工作1年就開始養生
2018-8-3 16:26 上傳
她是一名財經記者,畢業一年。
由於經常麵對電腦,君君工作後開始頸椎疼和腰疼。
640?wx_fmt=png (41.05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經常麵對電腦,感覺感覺頸椎疼和腰疼
2018-8-3 16:26 上傳
意識到身體素質大不如前,她開始尋找養生對策:紅棗隨身帶,沒事喝綠茶,不加班十點就睡覺。
以前的年輕人,不穿秋褲不怕冷,動不動就網吧通宵;如今的90後氣溫一降低,自己就馬上打開衣櫃加外套。
常看到網友的帖子:20多歲的年紀,30多甚至60、70歲的身體。
?wx_fmt=png (53.38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熬夜使得20多歲的年輕人,卻是30多甚至60、70歲的身體
2018-8-3 16:26 上傳
如此下來,也難怪父輩人總說:“現在的年輕人身體比不上我們當年了。”
1 感覺還是個孩子 身體已經衰老
叔本華曾說:健康如果不去維持,它會從你身邊溜走。
在校園裏時,年輕人姑且有體育課彌補運動缺失;畢業入了職,活動的時間就再無規律。
640?wx_fmt=jpeg (79.83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體育鍛煉
2018-8-3 16:26 上傳
久而久之,身體開始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:胃病、頸椎病、腰間盤突出、上班打不起精神、記憶力衰退或其它症狀。
感覺自己年齡尚小,身體被透支至退化卻成常態。
1993年出生的女生小玉,剛入職時認為喝酒能拉近與同事們的關係,仗著自己酒量好年紀輕,飯局上必會喝到最後。
有次出差,小玉喝了4斤黃酒,吐了五次。
第二天,本與男友在商場逛街的她突然胃疼。
她踉蹌跑到廁所,疼痛讓她全身都縮了起來,沒幾秒便吐血昏了過去,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可能要死了。
好在她被及時送進醫院,醫生診斷是胃病,平時不注意飲食又導致胃出血。
醒來後她坐在床上,果斷決定戒酒。
現在的小玉隨身帶著保溫杯並且隻喝溫水,還總自嘲說:“我成了以前我最討厭的那種人,就是怎麽勸都不喝酒的人。”
其實現實中,有很多像小玉這樣的90後,仗著年輕消耗健康,患病卻不自知。
為了拯救自己的身體狀況,他們開始接觸養生。
可惜他們眼中的養生,不過是吃枸杞,去按摩這種浮於表麵的方式。
除了效果微小,90後的養生大法還有可能危及生命。
去年7月,河南鄭州的女生盈盈感覺身體不適,找來室友用梳子幫她刮痧。
毫無經驗的室友用力過猛,刮完後,盈盈背部出血疼痛到不行,被送進了醫院。
640?wx_fmt=jpeg (63.8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亞健康下的盲目養生的後果很嚴重
2018-8-3 16:26 上傳
之後不久,盈盈被發了病危通知,醫生診斷她的病之後可能還會轉化成尿毒症,需轉入重症病房,否則情況會更加嚴重。
而這一切的始因,隻在於她聽聞刮痧能排毒養生。
盲目養生幾乎是所有90後的通病,亞健康下的慢性疾病常讓他們病急亂投醫。
隻是這些行為不過是喝啤酒加枸杞一樣,隻能圖個心安。
年紀輕輕,渾身毛病,並不是沒有原因。想要真正調理好身體,90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2 工作壓力今非昔比 腦力勞動更傷身體
眼幹、腰痛、腱鞘炎、頸椎病……正值青春壯年得了一身的老年病,年輕人被這些“初老”症狀嚇壞了,紛紛加入養生的大軍,盡管他們曾對此不屑一顧。
第一批95後們已經開始努力“惜命”了,身體卻並沒有好起來的跡象。
究其原因,“積勞成疾”無疑是拖垮年輕人身體的罪魁禍首。
小於在北京某傳媒公司上班,很多年輕人和她一樣,飽受忙碌之苦。
“公司在東直門,我住回龍觀,每天朝九晚七,加班更是常態。回到家做個飯洗個澡回個郵件就該睡覺了,基本沒有閑著的時候,渾身上下哪都疼。”
最新發布的《休閑綠皮書:2017-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》顯示:2017年,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閑時間為2.27小時。
這是什麽概念呢?
和三年前比,國人的休息時間平均減少了0.28小時,我們越來越忙;
和西方國家比,更慘不忍睹,中國人的日均休息時間甚至不及歐美一半。
這還隻是全國均值。
數據顯示,大城市居民的休閑時間還要更少,比如深圳,居民每天休閑時間隻有可憐的1.94小時。
一天24小時,除去睡覺,隻有不到2小時的時間屬於自己。
640?wx_fmt=jpeg (144.63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辦公白領久坐不動更傷身體
2018-8-3 16:26 上傳
也有不少長輩質疑:你們年輕人整天待在辦公室,不用搬不用扛,風吹不到雨淋不著,比我們年輕時候輕鬆多了,怎麽身體反倒還不如我們當年?
其實,這是對白領最大的誤解。
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,久坐不動更傷身體。
美國癌症學會(ACS)的研究顯示:久坐與14種重大疾病有關。
如果你每天坐六小時以上的時間, 那麽你過早喪命的風險要比其他人高19%。
有遠患,則必有近憂。相比罹患大病,久坐的人更易被周身的慢性疼痛所困擾。
當你坐下時,就會扭曲脊柱的自然曲線,導致背部肌肉緊張。辦公桌前的工作,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和生理壓力。
2011年出台的《職業病防治法》,在製定時就曾考慮過將頸椎病、鼠標手等白領多發的“辦公室職業病”納入範圍。
馬化騰就患有嚴重的腰椎病,早年曾做過兩次腰椎手術,第二次手術後隻能平躺在床上舉著筆記本辦公。
也有人會選擇在坐了一天之後去健身房出出汗,想藉此擺脫辦公室病。
小旺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,公司配有健身房,他每天下班後都要進去泡一個小時,“上了一天班,脖子也痛肩膀也僵,不鍛煉不行了”。
然而美國UCLA的研究人員卻告訴你:想得美。
研究結果稱:下班之後再去鍛煉,並不能彌補白天久坐帶來的傷害。即便你每周鍛煉5個小時,其他時間久坐,照樣會增加死亡風險。 久坐,是年輕人無法破解的死結。
640?wx_fmt=jpeg (156.59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加班
2018-8-3 16:26 上傳
然而最令人絕望的是,我們不僅忙,還喪。
與日俱增的工作壓力和不斷積累的壞心情,成為擊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很多年輕人經常聽到自己父母說:現在的年輕人抗壓能力太差,動不動就唉聲歎氣、尋死覓活。
但事實上,當下年輕人承受的壓力,要比父輩當年大得多。
壓力不僅僅是一種情緒。
短期來看,壓力具有積極的作用;但如果心理壓力過於頻繁、持續時間過長,就會給全身的器官和細胞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傷害。
人在感受到壓力時,腎上腺會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、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。這三種激素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:
640?wx_fmt=png (102.64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腎上腺
2018-8-3 16:26 上傳
休息少、總久坐、壓力大、不開心,已被並稱為殺死青年人身體健康的“四大殺手”。
“坐下去就沒有好身體,站起來就養不活自己”,年輕人處於兩難的境地,很想改變,卻束手無策。
3 隻有自己 才能救自己
“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,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。”
想要身體健康適當保持運動是必要的,不少平台都有計步工具。
有數據表明,經常運動的人心髒體積比一般人的心髒體積大,人每天走8000到10000步是相對健康的。
640?wx_fmt=jpeg (191.09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
用走路替代交通工具
2018-8-3 16:26 上傳
不需要刻意去健身房健身,每天用走路替代交通工具的運動量就足夠。
讓身體動起來,能促進新陳代謝,排毒養顏,是養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。
病從口入沒錯,但健康也可以吃出來。
一般來說,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便是早餐。
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人員以7000個男女作為對象,經過長期跟蹤研究發現,習慣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的人,壽命平均縮短了2.5歲。
96歲的陳彤雲皮膚狀態保持良好,問其秘訣,她說:“養生先養心。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,才能談養生。”
現在的年輕人,工作生活上的壓力都很大,情緒波動再所難免,身體機能也會受到影響。
被稱為“昭和棋聖”的圍棋大師吳清源,已是百歲老人。
吳清源的徒弟林海峰初到日本時,連遭敗績,十分挫敗焦慮,向吳清源求教。
吳清源隻送給他三個字:“平常心。”
給文章點個讚,適當運動,別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,情緒穩定,這才是最好的養生。
|